描述: |
艾(Artemisia argyi H. Lév. - Vaniot),是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。主根明顯,略粗長,側根多,地下根狀莖橫臥;莖單生或少數,植株有濃烈香氣;葉被有灰白色短柔毛,并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;頭狀花序橢圓形,無梗或近無梗。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。艾的自然分布廣泛,遍及中國各地,俄羅斯、蒙古、朝鮮、日本等地。其大多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、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。艾在野外有很多同屬的植物,并且長得相似,人們常常會弄混淆艾、南艾蒿、野艾蒿、中亞苦蒿,于是也將其統稱為“艾蒿”。 中國端午掛艾歷史悠久,南北朝時便出現在門口掛艾人禳毒的風俗。在宋代,端午掛天師符,且以艾草、大蒜諸物縛成騎虎天師像,用以驅邪辟毒。艾全草可入藥,有溫經、去濕、散寒、止血等功效,在歷代本草著作,例如《本草綱目》《神農本草經》中均有記載。艾灸歷史悠久,三國時期曹翕撰寫的《曹氏灸方》便有記載,艾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