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: |
道教勸善書。約成書于北宋末南宋初,《宋史·藝文志》著錄“李昌齡《感應篇》一卷。”現《正統道藏》收入有南宋李昌齡傳、鄭清之贊《太上感應篇》30卷。另有刻本、注本多種。主要內容是勸導世人行善去惡。從“天人感應”、“因果報應”思想出發,勸人遵守儒家道德規范和佛教、道教戒規。宣稱:“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,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”。又稱人身中有“三尸神”,時刻記錄人之罪過,至庚申日上報天庭,天神據此決定人命壽夭。非義而行,背理而行者,天將奪其算紀,短命而死,罪大者殃及子孫。依道而行者,則“天道佑之、福祿隨之,眾邪避之,神靈衛之,所作必成,神仙可冀”。若有過而能改惡從善者,則可轉禍為福。此書在南宋至明清時代流傳甚廣,對世俗民眾影響甚大。類似道書還有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等。 |